万州警方破获一起网售口罩诈骗案,疫情期间这五类通讯网络诈骗要警惕!

万州治安 万州治安 2020-02-23 21:12:19
疫情期间,社交网络成了大家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当大家在家刷着抖音,看着直播,逛着论坛时,殊不知一些不法分子也在这纷杂的信息背后下套,利用疫情社会热点实施通讯网络诈骗。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区共发通讯网络诈骗较去年同期同类型发案上升27.27%,占全区所发刑事案件的35.59%。通讯网络诈骗中,网络诈骗占比高达80.95%,已成为犯罪的主要形式。
万州警方认真梳理了我区通讯网络诈骗中的主要作案手段,请大家看到以下这些熟悉的诈骗套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保存相关通讯消息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就近公安机关报案。 1 视频直播卖口罩 这些口罩都不是他的 2月3日,万州的朱先生在网上看见有人直播卖口罩,想到自己老家的疫情也较重,便想购买一些口罩捐回老家。因为担心自己受骗,谨慎的朱先生还要求对方移动摄像头看看口罩数量,看清楚对方确实有足够的口罩,才和对方谈定购买3600元的口罩。但让朱先生没想到的是,等自己转账后再次催促对方发货时,才发现对方已经将自己拉黑。意识到被骗后,朱先生马上报了警。 万州警方破获一起网售口罩诈骗案,疫情期间这五类通讯网络诈骗要警惕! 接警后,万州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随后,刑警支队民警连夜驱车辗转广东深圳、台山等地将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 经过审讯,胡某交代其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在求购口罩,相关物资紧俏,供不应求,便动了邪念。胡某通过社交软件发布有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出售信息,并借用公司存放在自己家中的口罩与受害者视频连线,取得信任后,进而实施诈骗。 目前,胡某已被万州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防骗小贴士: 不法之徒会利用广大人民群众急切、急需的心理实施诈骗,购买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等医用防护用品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信不明售卖信息,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能未经证实就通过网络方式直接转账。
2 网络APP贷款诈骗 2月19日,牌楼街道的向先生接到一通来电,对方称自己是私人借贷员,可以低于银行利率向他贷款。此时,向先生正好手里急需用钱,简单询问后就表达了有贷款的需求。双方互加微信后,对方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向先生下载网贷APP。向先生下载后,看到自己可以贷款的金额为30万元,但暂时不能提现。对方告诉向先生必须充值800多元成为会员后才能提取。向先生充值后,对方又以缴付保证金和手续费为由,让向先生转账9000多元。得手后,这个私人借贷员便拉黑了向先生,消失得无影无踪。
防骗小贴士: 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 3 网络刷单诈骗 今年2月,陈家坝街道的小左在网络上投了一份工作简历,几天后,一个招工电话打来。对方告诉小左,他很符合对方公司要求,被录取了,工作就是替网店刷单,每单可以得到20元的回扣。小左想着现在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立马就“上岗”了。对方让小左去刷一单2000多元商品,并给了他一个链接让他先代付,成功后就返还给他。但当小左支付后,对方立即拉黑消失。
防骗小贴士: 用网络虚假交易的方式刷单,本身就是一种欺诈,大家应当远离。招聘方若要求先行缴纳费用或多次索取费用,应当立即拒绝,发现其有诈骗迹象,应当立即报警。 4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2月12日,陈家坝的张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投资理财的消息。注册成为会员后,一名专属客服经理带着“内幕消息”添加了她。在客服经理的指导下,张女士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投入的1000元,很快就产生了100元的收益。张女士立即又加投了3000元,很快又产生了300元的收益。客户经理建议张女士趁着这一波涨势再加投5000元,很快500元的收益到了。这时,客服经理提出了一个更为“诱人”的建议,让张女士充值10万元,成为黄金会员,收益更是成倍增长。张女士凑了10万元转账后,等着“一夜暴富”。几天后,张女士帐户的余额蹭蹭上涨,但当喜上眉梢的她想要提现时,对方却告诉她要再缴50%余额的保证金才能提现。张女士这才发现上当了,之前投入的本金和“赚到的收益”都打了水漂。
防骗小贴士: 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加入陌生微信群,不要轻信网上所谓投资理财“导师”“专家”,更不要轻易在网上投资、理财、充值、下注。 5 冒充好友诈骗 2月18日,高笋塘街道的张婆婆在微信上收到一条好友验证消息。张婆婆一看,对方的名字和头像都和自己的一位老朋友一模一样,就通过了验证。寒暄几句后,“老朋友”说自己现在在做一个项目,还差4000元钱,问张婆婆有没有闲钱可以借给他。张婆婆想两人以往交情不错,就在他的引导下,就给对方发了20个200元的微信红包。红包发送后,对方就再没回复过张婆婆。随后,张婆婆给老朋友打电话才得知,这个老朋友并没有添加过他的微信,也没有收到过红包,是有人盗用了他的照片实施诈骗。
防骗小贴士: 牢记“眼见不一定为真”,当QQ或微信好友要求汇款时,不要轻信QQ或微信好友发起的语音通话。应立即与该人取得电话或见面联系,印证对方的真实身份。 请谨记!! ! 转账前四必问: 1.我为什么要转账? 2.我认识对方吗,是否需要核实确认? 3.我是否会落入诈骗的陷阱? 4.我是否应该向警方咨询? 被骗后四必做: 1.联系银行客服寻求补救,了解资金去向。 2.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到公安机关报案! 3.注意保存转账汇款凭证。 4.冷静对待,保持身心健康,家庭和睦。

上一篇:重庆万州法院半边天,战“疫”线!
下一篇:【2020.2.23】谣言,别信!——国家要求全部房东减免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