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最美万州人|一对万州农民夫妇的抗疫援鄂情
2月22日,万州区郭村镇向泥村,一辆满载时鲜疏菜和当地“土货”的大货车缓缓启程,捎带着乡亲们对湖北抗疫最前线医护人员的真情关爱,驶向武汉市第一医院和黄岗市黄梅县人民医院。
看着装满捐赠物资的大货车绝尘远去,夏中成、崔坤芳夫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想到经过辗转努力,那些不惧危险战斗在救治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终于能够吃上自己种植的新鲜疏菜,他俩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念起——“疫情当前,咱老百姓也出份力”
土生土长的夏中成、崔坤芳夫妇,是万州区郭村镇向泥村5组村民,一辈子都靠种菜为生,两口子勤劳善良,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彭窖梁蔬菜水果种植场。
在乡亲们的眼中,夏中成、崔坤芳都是乐善好施的实诚人。他俩长期带头下地干活,哪怕种菜没有多少盈余,也从不亏待工人,总是尽力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春节前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俩天天收看新闻,对武汉及湖北疫情发展深感忧心。特别是看到医护人员冒着感染危险,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累得倒地就睡,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俩既心疼又感动。
“我们把地里的菜都捐了吧!国家有难,咱老百姓也出份力,何况我们办家庭农场,还享受了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块。
今年的菜长势好,是个丰收年。本来,夏中成、崔坤芳已与万州区本地企业鱼泉榨菜厂签订了收购合同。但为了捐赠,俩人坚持把地里的菜留了下来。
“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冲锋向前,义无反顾地前去支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就是让他们吃上新鲜疏菜,为抗疫尽点微薄之力。”朴实的夏中成说,与战“疫”一线人员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曲折——辗转联系,获中国青基会支持
然而,由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各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对于交通的临时管制,加上蔬菜量大且需长距运输,让这次捐赠着实费了一番曲折。
幸好,因为夏中成、崔坤芳的小女儿结婚,其大女婿蒋松林今年1月初从北京回来了。于是,见多识广的蒋松林成了联系捐赠事宜的最佳人选。
蒋松林立即上网查找捐赠渠道,打了多个电话,终于接通武汉市政府12345便民热线并说明了情况。第二天,武汉市商务局来电询问捐赠事宜,包括具体要捐到哪里等。
电话里,夏中成毫不犹豫地说道:“捐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武汉市商务局回复表示:可以帮助安排接收单位,但从万州到武汉的货运通行,需捐助方自行解决或上交通运输部下载通行证件。
这让夫妻俩犯了难——疫情防控期间,运输车辆、路上加油和通行证件,以及蔬菜采摘、装卸等都是问题,可是已到了榨菜采收的时候,不能再耽搁了。
10多天过去,眼看着捐赠疏菜的运输问题还没有着落,夏中成、崔坤芳急在心头,吃饭睡觉都不香。就在这时,蒋松林猛然间想起了一年前在北京结识的一位朋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孙茜女士。
没有孙茜的电话,蒋松林用微信语音拨了过去,接通后就把夏中成、崔坤芳要给武汉抗疫前线捐蔬菜的事情说了。对方听完后很是高兴,十分赞赏和敬佩这对农民夫妇的捐赠想法,表示愿意全力协助促成。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孙茜经过不断的沟通联络,终于帮忙联系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和黄岗市黄梅县人民医院,两家医院都很需要时鲜疏菜,并发来受捐函;湖北恩施青年志愿者肖军,也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帮忙运送这批捐赠物资。
启程——12吨疏菜,送给一线医护人员
2月22日一大早,晨雾尚未消散,夏中成、崔坤芳一家人便下地摘菜去了,郭村镇和向泥村也组织志愿者50多人赶来帮忙。大家戴着口罩,保持安全间距,分散到菜地里采摘、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在夫妻俩的感染下,许多村民也自发背来大米、豆子、苕粉、南瓜、腌菜等物资捐赠,丰迈农业公司则捐出一批红心柚,随车送给战“疫”一线医护人员。
为了帮忙运送这批捐赠蔬菜,爱心司机肖军推开手中其他事情,提前从湖北恩施开着大货车来到了万州区郭村镇向泥村。经过一上午的忙活,满载新鲜疏菜和当地“土货”的大卡车启程出发,在乡亲们的注视下,开往千里之外的湖北抗疫前线,也捎去了这些纯朴村民的美好祝愿。
当天上午,夏中成、崔坤芳夫妇终于完成心愿,不仅向湖北两家医院捐赠了11吨蔬菜,还通过共青团万州区委组织的青年运输突击队,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三峡医专集中隔离观察点送去了1吨多蔬菜,表达了对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由衷敬意。
真情胜疫情,爱心暖人心。在这场不能输、必须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奉献者。一场场爱心“接力”,就像是无数微弱的光点,隐隐闪耀、脉脉汇聚,为抗击疫情照亮了一条通往胜利的路。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驱散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看着装满捐赠物资的大货车绝尘远去,夏中成、崔坤芳夫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想到经过辗转努力,那些不惧危险战斗在救治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终于能够吃上自己种植的新鲜疏菜,他俩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颜。

念起——“疫情当前,咱老百姓也出份力”
土生土长的夏中成、崔坤芳夫妇,是万州区郭村镇向泥村5组村民,一辈子都靠种菜为生,两口子勤劳善良,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彭窖梁蔬菜水果种植场。
在乡亲们的眼中,夏中成、崔坤芳都是乐善好施的实诚人。他俩长期带头下地干活,哪怕种菜没有多少盈余,也从不亏待工人,总是尽力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春节前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俩天天收看新闻,对武汉及湖北疫情发展深感忧心。特别是看到医护人员冒着感染危险,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累得倒地就睡,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俩既心疼又感动。
“我们把地里的菜都捐了吧!国家有难,咱老百姓也出份力,何况我们办家庭农场,还享受了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块。

今年的菜长势好,是个丰收年。本来,夏中成、崔坤芳已与万州区本地企业鱼泉榨菜厂签订了收购合同。但为了捐赠,俩人坚持把地里的菜留了下来。
“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冲锋向前,义无反顾地前去支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就是让他们吃上新鲜疏菜,为抗疫尽点微薄之力。”朴实的夏中成说,与战“疫”一线人员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曲折——辗转联系,获中国青基会支持
然而,由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各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对于交通的临时管制,加上蔬菜量大且需长距运输,让这次捐赠着实费了一番曲折。
幸好,因为夏中成、崔坤芳的小女儿结婚,其大女婿蒋松林今年1月初从北京回来了。于是,见多识广的蒋松林成了联系捐赠事宜的最佳人选。

蒋松林立即上网查找捐赠渠道,打了多个电话,终于接通武汉市政府12345便民热线并说明了情况。第二天,武汉市商务局来电询问捐赠事宜,包括具体要捐到哪里等。
电话里,夏中成毫不犹豫地说道:“捐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武汉市商务局回复表示:可以帮助安排接收单位,但从万州到武汉的货运通行,需捐助方自行解决或上交通运输部下载通行证件。
这让夫妻俩犯了难——疫情防控期间,运输车辆、路上加油和通行证件,以及蔬菜采摘、装卸等都是问题,可是已到了榨菜采收的时候,不能再耽搁了。
10多天过去,眼看着捐赠疏菜的运输问题还没有着落,夏中成、崔坤芳急在心头,吃饭睡觉都不香。就在这时,蒋松林猛然间想起了一年前在北京结识的一位朋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孙茜女士。
没有孙茜的电话,蒋松林用微信语音拨了过去,接通后就把夏中成、崔坤芳要给武汉抗疫前线捐蔬菜的事情说了。对方听完后很是高兴,十分赞赏和敬佩这对农民夫妇的捐赠想法,表示愿意全力协助促成。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孙茜经过不断的沟通联络,终于帮忙联系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和黄岗市黄梅县人民医院,两家医院都很需要时鲜疏菜,并发来受捐函;湖北恩施青年志愿者肖军,也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帮忙运送这批捐赠物资。

启程——12吨疏菜,送给一线医护人员
2月22日一大早,晨雾尚未消散,夏中成、崔坤芳一家人便下地摘菜去了,郭村镇和向泥村也组织志愿者50多人赶来帮忙。大家戴着口罩,保持安全间距,分散到菜地里采摘、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在夫妻俩的感染下,许多村民也自发背来大米、豆子、苕粉、南瓜、腌菜等物资捐赠,丰迈农业公司则捐出一批红心柚,随车送给战“疫”一线医护人员。

为了帮忙运送这批捐赠蔬菜,爱心司机肖军推开手中其他事情,提前从湖北恩施开着大货车来到了万州区郭村镇向泥村。经过一上午的忙活,满载新鲜疏菜和当地“土货”的大卡车启程出发,在乡亲们的注视下,开往千里之外的湖北抗疫前线,也捎去了这些纯朴村民的美好祝愿。

当天上午,夏中成、崔坤芳夫妇终于完成心愿,不仅向湖北两家医院捐赠了11吨蔬菜,还通过共青团万州区委组织的青年运输突击队,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三峡医专集中隔离观察点送去了1吨多蔬菜,表达了对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由衷敬意。
真情胜疫情,爱心暖人心。在这场不能输、必须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奉献者。一场场爱心“接力”,就像是无数微弱的光点,隐隐闪耀、脉脉汇聚,为抗击疫情照亮了一条通往胜利的路。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倾情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早日驱散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上一篇:【抗疫一线·我们有责任】3765万!万州增拨医保基金预付款助力抗疫!
下一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